本文目录
龙字的笔画笔顺名称是:横,撇,竖弯勾,撇,点,一共有有5笔,主笔是竖弯勾,是一笔而不是2笔,龙字的第三笔笔画名称是竖弯勾,龙字的音节是Ⅰong二声调,组词:小龙,黑龙,白龙,长龙,龙字的形近字是尤,尤其,怨天尤人。龙字的释义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,身体长,有鳞,有角,有脚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降雨。
第四笔:撇
“龙” 字共有 5 画,笔画顺序为: 横、撇、竖弯钩、撇、点
龙,汉语常用字,读音lóng,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。基本含义为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龙舟;引申含义为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龙。
龙的常用组词为龙袍。包含龙的常用成语为笔走龙蛇。
繁体字的“龙”字,共有16画笔顺是:丶 一 丶 ノ 一 丨 ㇆ 一 一 一 ㄣ 一 乚 一 一 一点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横、竖折折、横、竖弯钩、横、横、横。
龙的笔画是横、撇、竖弯钩、撇、点,共5笔。
一、基本解释
1、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,身体长,有鳞、有角、有脚、能走、能飞、能游泳、能兴云降雨。
2、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,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。
3、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。
4、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,如恐龙、翼手龙等。
5、姓。
二、详细解释
1、象形。甲骨文,象龙形。本义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。
2、同本义。例句:
龙,鳞虫之长。能幽能明,能细能巨,能短能长。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潜渊。——《说文》。
飞龙在天。——《易乾》。
麟、凤、龟、龙,谓之四灵。——《礼记礼运》。
甲虫三百有六十,而龙为之长。——《孔子家语执辔》。
叶公子高好龙。——刘向《新序叶公好龙》。
3、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。例句:
祖龙死,谓始皇也。祖,人之本;龙,人君之象也。——《论衡纪妖》。
4、喻不凡之士,豪杰之士。例句:
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,人物之标准。——唐李白《化城寺大钟铭序》。
5、喻骏马。例句:
马八尺以上为龙。——《周礼夏官》。
6、喻文章,书法的雄健华丽。比喻书法气势雄放,变化无穷。
7、比喻性格亢直。
8、歪扭不圆。如:自行车前轱辘龙了。
9、姓。
水龙头是自来水的部件。水龙头是三个字,它们的笔顺分别是:.水:竖钩、横撇、撇、捺,有四画。
龙:横、撇、竖弯钩、撇、点,有五画。
头:点、点、横、撇、点,有五画。
本文由英才教育网于2023-10-24发表在playqj水文教育网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yanshan4.playqj.cn/mysf/786.html